炎洲写下塑胶薄膜产业新页
2004-07-12
( 2004/07/12经济日报/B12版/包装印刷) 兴建全台第一条双轴延伸尼龙生产线迈向量产阶段记者曾克锋/台北报导我国著名的塑胶薄膜材料生产厂炎洲公司,投入5亿余元,历经二年的规划兴建及投料试产的全台第一条BOPA(双轴延伸尼龙薄膜)生产线,迈向量产阶段,不仅是炎洲生产营运的一大突破,更是台湾塑胶薄膜产业的最新进展。 炎洲公司董事长李志贤表示,从今年5月开始试产至今二个月余,是炎洲创立以来最大的技术挑战,因为这是台湾第一条BOPA生产线,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参考,也不知道这么大的投资是否能顺利将尼龙薄膜生产出来。幸好在15位德国技师、三位日本技师及生产技术团队日以继夜的努力下,解决所有高难度的技术问题,6月底顺利将产品生产出来,现仅剩良率提升问题。 炎洲的BOPA生产线,自去年1月向德国订购机器、3月彰化建厂签约、6月开始施工、12月完工,去年底开始安装机器,德国技师进驻,到今年5月开始试产及制程调整,6月底才将BOPA生产成功,现已逐步往量产迈进,估计须二、三个月时间可顺利量产。这段装机试产期间,生产线上全部二班上线,德国、日本技师更随时盯住线上状况,随时与国外原厂连线,李志贤更紧盯线上作业,公司内部保持「警戒状态」,大家都在随时「待命」,等到开出产品时,所有人员才能放松。炎洲现已建立高科技、无尘室的自动化生产厂房,可提供高品质的BOPA薄膜。 李志贤指出,全球现有约十个BOPA生产厂,BOPA使用愈多的国家愈先进,因为BOPA具备抗氧化、高阻隔、耐低温、耐高温、高韧性、延伸性佳、表面张力、光泽度高等特色,可用于包装食品、医药品、电子产品、化学品、蒸煮产品、化妆品、香水、烫印等用途,都比PP、PE、PS等材料卫生且物性优异,先进国家已广泛运用。炎洲产量为每年5,000吨,我国每年约有2,000吨市场,以往受限于来源不稳定、价位高、使用不普遍,炎洲BOPA上市后可提供稳定货源及较低价格,期能刺激市场,并抢下一半市场,其余产能锁定在东南亚1,000吨、欧美1,000吨、大陆2,000吨。
我们的网站会透过浏览器Cookies提供您客制化操作体验、社群媒体功能,并会透过其分析网站流量等统计数据,若继续使用本网站,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浏览器 Cookies 为您提供服务,如果你不同意的话,请停止使用我们的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