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洲、亞化 Q2營運看俏
2012-04-12
2012-04-12 01:33 工商時報 【記者彭暄貽/台北報導】 漲價、出貨拉抬效益,東聯(1710)、炎洲(4306)及亞化(1715)3月營收告捷,業績月增21~25%。其中,炎洲、亞化因膠帶需求回升、BOPP薄膜報價調漲,3月營收齊創新高紀錄;第2季漲價策略發酵,營運更上層樓。炎洲、亞化今年均有新產加持,法人推估全年營運可望年增20~25%。 炎洲3月營收月增21.56%,首季營收季增18%,年成長14%;亞化3月營收月增25.5%,首季營收12.7億元,年增27%。炎洲董事長李志賢指出,薄膜與膠帶產品售價動態落後石化原料1~2個月。石化原料上漲與需求回溫,薄膜原料與膠帶的產品售價在第2季、第3季都可望順勢持續調漲,更重要的是集團先前的資本支出效益將逐漸顯現。 炎洲彰濱廠第6條BOPP薄膜產線今年開始全能生產,BOPP薄膜年產能提升逾3成,有助大舉提振營收表現。 亞化大陸上海廠新增2條PVC膠帶產線,月產能各80萬平方米,下半年投產;越南廠一期新建PVC膠帶與OPP膠帶產線,月產能各為80萬平方米與770萬平方米,預計第4季投產運作。 法人推估,東聯3月營收月增21%。首季EPS逾0.5元;加拿大與美國低價EG運往亞洲、大陸聚酯需求不佳且庫存偏高,加上乙烯報價維持高檔,第二季利差挑戰連動增加。 分析師指出,雖然大陸中海油EG歲修將於4月中旬結束,但大陸天津石化與揚子各有40萬噸與38萬噸EG產能預計4月進行歲修,南亞75萬噸EG產能也同處歲修階段,推估南亞歲修影響外銷大陸量約5萬噸,有利增添EG報價止跌力道。
我們的網站會透過瀏覽器Cookies提供您客製化操作體驗、社群媒體功能,並會透過其分析網站流量等統計數據,若繼續使用本網站,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瀏覽器 Cookies 為您提供服務,如果你不同意的話,請停止使用我們的服務。